劉伯鳴:“錘破”核電裝備制造空白

2022-09-30 00:28:22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李麗云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云

他操控著一萬五千噸水壓機,把幾百噸重的大鋼錠,巧妙地變形為軸、輥、筒、環(huán)等各類大鍛件。讓“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神奇地變?yōu)楝F(xiàn)實。

在網上搜索他的名字,經常是與“大國重器”“大國工匠”緊密相連,他就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鑄鍛鋼事業(yè)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

“我的工作,通俗地講,就是用一萬五千噸的‘大錘’把1200多度高溫的特種鋼錠,捶打成各種形狀產品。工作30多年來,經我鍛造的各類產品22000余件,總重量60萬噸,相當于9個南京長江大橋所用的鋼材。”9月20日,劉伯鳴幽默形象地向科技日報記者講述他的工作內容。

作為中國一重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操作者,1971年出生的劉伯鳴一心扎根鍛造崗位,攻克100余項產品鍛造操作技術難關,填補國內行業(yè)空白40項。

潛心鉆研,打破壟斷解決“卡脖子”難題

大型鍛件是強國所需的“國之重器”“國之利器”,是大國博弈和競爭中的關鍵砝碼。打破國外壟斷,實現(xiàn)超大鍛件國產化是國內鍛造業(yè)直面的重要課題。

讓劉伯鳴印象最深的是核電蒸發(fā)器重要部件錐形筒體的制造攻關過程。

錐形筒體是第三代核電裝備核心部件,外形復雜,像是2米高、4米多寬的“米斗”,更難的是苛刻的技術指標,錐度、厚度、橢圓度必須同時滿足,不僅要保證筒體大、小圓的同心度,還不允許出現(xiàn)橢圓,這可是筒類鍛件中形狀最為復雜、鍛造難度等級最高的鍛件。因其操作起來難度極大,曾一直依賴進口。

這個奇特的超大“米斗”幾乎讓劉伯鳴“走火入魔”。接到任務時,沒有任何可借鑒的技術資料。上班時,劉伯鳴滿腦子都是鍛件變形過程和工藝參數(shù)。一碰到工藝技術人員,他就拉著人家討論方案構想和改進措施?;氐郊?,劉伯鳴找來面團反復模擬錐形筒體變形,借此體悟鍛壓操作關鍵要點。為盡快解決關鍵點,有時他深夜打電話和技術人員討論模擬結果。

晝思夜想,潛心鉆研,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和團隊終于找到了可行制造方案,國內首件CAP1400錐形筒體最終一次鍛造成功。隨后,劉伯鳴率團隊連續(xù)鍛造了六件錐形筒體,全部一次通過檢驗。此舉填補了我國核電裝備制造空白,徹底打破核電關鍵鍛件全部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劉伯鳴的高超鍛造技術不僅在核電領域取得突破,在石化等民用領域也頻頻超越。劉伯鳴率隊成功研究出加氫反應器過渡段近凈成形技術,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大幅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

就這樣,依靠持續(xù)多年潛心鉆研,劉伯鳴先后出色完成三代核電關鍵部件、世界最大715噸核電常規(guī)島轉子等20余項超大、超難核電產品鍛造任務。為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并替代進口,提升我國超大鍛件制造核心競爭力作出突出貢獻。

一片匠心,為國傳技弘揚“傳幫帶”精神

劉伯鳴說:“熱加工是集體作業(yè),操作質量直接決定產品質量?!弊⒅貙η嗄昙脊ぁ皞鲙蛶А钡乃?,將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地拿出來,為重型裝備制造業(yè)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劉伯鳴創(chuàng)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開展“勞模工匠講堂”“創(chuàng)新聯(lián)盟互學互促”等活動,為職工和新入廠的技校生講授《超大型鍛件操作實戰(zhàn)要領》等課程。

隨著企業(yè)發(fā)展,水鍛廠新進許多青年職工,劉伯鳴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對待他們,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愛護,傾盡全力搞好傳幫帶。

“至今我們培養(yǎng)的人才已是‘鍛五代’了。其中,我的徒弟張新宇進步很快,如今已是水鍛廠最年輕副班長,我們兩人還被黑龍江省總工會授予‘好師傅,好徒弟’光榮稱號?!闭勂鹜降?,劉伯鳴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攻克了諸多超大、超難鍛件及核電高端產品鍛造工藝難關,填補多項國內行業(yè)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劉伯鳴正在等待人生中的重要一刻——以黨的二十大代表的身份去北京參會。

責任編輯: 郭科